時間:2020-01-09 23:58來源:華夏時報 作者:中國航空
|
已經因美國和伊朗間緊張局勢而造成影響的全球民航運輸業再次遭遇重大打擊。當地時間1月8日早6點12分,烏克蘭國際航空一架飛往基輔的737-800型客機在德黑蘭伊瑪目霍梅尼國際機場起飛幾分鐘后即墜毀。 最新消息顯示,機上82名伊朗人、63名加拿大人、11名烏克蘭人(2名乘客、9名機組)、10名瑞典人、4名阿富汗人、3名德國人和3名英國人,176人全部喪生。 關于這一事故原因還需要經過調查才能有進一步的結論,但聯系到該地區最近風云涌動的政局以及接連發生的襲擊及報復性還擊事件,這起空難迅速被與此前曾經發生過的多起民航客機被襲擊事件聯系起來。盡管伊朗方面多個渠道都表示飛機是因為機械故障造成墜毀,但仍有相關的媒體按照“導彈擊落”這一猜想進行了報道。 無論最終調查結論如何,一個嚴峻的現實正在考驗全球民航運輸業:地緣政治所導致的地區局勢變化仍然將在很大程度上對行業的安全以及盈利能力帶來挑戰。 特別是在安全方面,由于2019年全球大型商用飛機墜毀造成的死亡人數較2018年下降了近50%,成為商業航空史上最安全的年份之一,全年86起大型商用飛機事故中只有8起造成致命事故,死亡人數257人,其中單起事故中最嚴重的即為直接造成737MAX全球停飛的埃塞俄比亞航空墜機事故,共造成157人遇難,占到全年死亡人數的一半以上。 然而烏克蘭國際航空這一事故不僅因為其發生地德黑蘭正處在一個極為敏感的地區沖突節點上,并且從目前公布可能遇難的日人數上來看也已經刷新了去年的航空安全記錄,然而這僅僅進入2020年才不到十天的時間。 不僅如此,由于伊朗和美國以及中東地區其他幾個主要國家都可能陷入到一場曠日持久的緊張局勢中,因此這一地區對全球經濟影響最大的物產石油價格的走勢勢必將成為直接影響到航空運輸業的一個重要因素。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去年12月在日內瓦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去全球航空業凈利潤達到259億美元,連續十年實現盈利,這其中一個關鍵因素在于全球經濟增長低于預期,導致能源需求下降,布倫特原油平均價格約為65美元/桶。而石油供應充足,導致庫存增加,航油價格也將隨之下滑。 油價處于低位對航空公司而言意義重大,因為目前航空業成本支出中油價仍然是最重要的一塊。對于利潤微薄的航空業而言,油價和地區局勢一直是左右盈利能力的兩大生命線,安全則是航空業運營的基石,此番連串事件在波斯灣周邊持續發生,不僅出現了嚴重的安全事故,并且直接牽動了兩大生命線未來的無數種可能,恐怕將如蝴蝶效應一般對全球航空業帶來極為深遠的影響。 實際上,中東地區集中了多家大型樞紐航空公司,志在爭奪全球航空業中心的地位。而這一地區一直以來也是亞洲、印度次大陸與歐洲、非洲等地區空中交通的重要通路,但在地區局勢惡化之后,各大航空公司迅速做出反應以規避航路風險,其中的措施就包括更改航路、停飛部分線路、繞開伊朗和伊拉克領空等。這也對本來就面臨業績下滑壓力的中東地區航空業帶來了更為嚴峻的考驗。 比如卡塔爾航空此前被周邊國家封鎖空域之后,伊朗一直是其航班飛往遠東和歐洲的重要通路,然而在目前的局勢下卡塔爾航空將如何應對很大程度上也決定了其在和本地區其他兩家大型樞紐航空公司競爭的前景。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的預測,中東地區航空公司已經在大幅度放緩運力增長,并預測將出現連續第三年虧損。 相似的一幕此前在巴基斯坦、烏克蘭等地區局勢緊張時也曾經出現過,但對于東西方空中走廊而言,這類行為肯定會對部分航線的成本以及飛行時長帶來消極影響,而且隨著這些“中間地帶”各種不穩定因素的持續發生,原本連接東西方之間的廣闊空域也將出現越來越多的“敏感地區”,這對于航空運輸業對全球經濟和文化交往的連接作用顯然將起到非常大的阻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