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5-13 21:56來源:未知 作者:航空
|
剛剛結束的五一假期,成為AI含量最高的一屆黃金周。 飛豬上線“由多智能體驅動”的旅行規劃產品“問一問”,集成通義千問,服務于用戶的目的地推薦,機票/酒店預定、規劃行程等需求。在此之前,攜程、馬蜂窩、同程、途牛等主流在線旅游平臺(OTA)也紛紛接入DeepSeek,推出了AI旅游服務。越來越多知名景區開始提供AI服務,比如杭州西湖AI導游“杭小憶”、南京“AI南京”平臺……
(圖源:飛豬) DeepTrip日益流行,AI+旅游起風了 在日常生活中,旅游規劃是最常見的復雜決策場景之一。每逢規劃多日旅行,人們都需結合網上的攻略、筆記、游記等內容,以及交通、住宿、景點、天氣等信息,進行目的地選擇、行程規劃、機票/車票/船票/酒店/景點/餐廳預定,還需要規避交通擁堵、避免“人從眾”、避免坑人景點、省錢省時……這一過程費時費力,且經常會面臨著“計劃趕不上變化”的問題。一些旅游平臺甚至還出現了“旅游規劃師”這樣的職業,給用戶提供收費的旅游規劃服務。 善于“化繁為簡”的AI,天生適合解決旅游中的種種問題:基于AI搜索能力可以高效獲取、篩選、整理信息,通過智能比價能力篩選適合的產品/服務,再進行智能旅行規劃,甚至通過智能體直接預訂機票、酒店、景點等服務。 正因為此,我們也看到絕大多數AI產品在發布時,都會用旅游規劃去作為典型的案例場景,比如蘋果在發布Apple Intelligence時,就演示了AI智能預訂機票、安排行程的能力。 旅游OTA平臺是AI旅游的主力玩家,他們擁有海量游記、機票、景點等數據沉淀,同時有著真實的用戶使用場景,布局AI+旅游是順勢而為;诖,OTA平臺可以提高用戶的粘性,探索付費旅游規劃智能體等新的商業模式。 在OTA平臺外,旅游行業上下游比如酒店、航司、景區,均可利用AI進行服務創新。來自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報告顯示,預計2024年,我國智慧旅游經濟總體規模將達到12500億元,同比增長20%左右。人力資源密集、全鏈條數據豐富且零散、個性化需求明顯等特征,讓旅游業成為AI落地的重點場景。 文旅企業下場,新加坡旅游局已耕耘多年 一些嗅覺敏銳的文旅玩家,早已在探索AI旅游。比如今年3月,黃山旅游將黃山AI旅行助手全面接入DeepSeek,讓黃山成為國內首個DeepSeek垂直大模型文旅應用景區。再比如新加坡旅游局早在22年,就與小米旗下的小愛同學合作,啟動“AI上「新」”AI旅游項目,探索數字人導游等應用;23年又與小愛同學聯合探索跨端AI云游,給到新加坡旅行的用戶提供王嘉爾定制版旅游攻略等創新服務。 25年,新加坡旅游局在AI上的探索再進一步,其與小愛同學聯合推出了行業首個生成式AI旅行服務助手,可提供智能旅行攻略、智能問詢服務和生成式AI互動。
比如在與用戶互動聊天時,AI助手可引導用戶關注新加坡旅游。在用戶表達興趣后,AI助手會像管家一樣去主動了解用戶需求,再主動生成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旅游攻略,比如針對城市探索者、娛樂探索者給出不同的建議。在生成攻略后,還能生成系統級的日歷、備忘錄、推送等提醒服務,并提供航司、酒店等OTA/官網訂購鏈接。
|